#01 等值线的判读
规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判读 | 类型举例 | ||
等高线(地貌) | 等压线(大气) | 等潜水位线 | ||
数值 | 知类型 | 地形类型、地形部位 | 高低压中心,脊、槽 | 知海拔高低 |
走势 | 知分布 | 地势走向、山谷和山脊 | 高压流向低压 | 知水流方向 |
疏密 | 知变化程度 | 坡度陡缓 | 风力大小 | 水流快慢 |
闭合 | 知特殊 | 大:山丘;小:洼地 | 大 | 大:地势低洼,地下水出露或大水漫灌 小:过度抽取地下水 |
注:①走势包括整体的走势,也包括局部的走势,例如局部的弯曲。
②特殊是指:“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表格简称大、小)
#02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及变化的描述
1.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的空间分布、矿产资源的分布等
(1)分布的描述
点状地理事物一般比例尺较小。描述时应从大范围考虑: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反映的地理原理。
【描述角度】点的疏密,沿什么线(面)密集,沿什么线(面)稀疏;点组成的形状反映疏密规律。
(2)变化的描述
要关注点的数量变化,位置是否变动以及变动的方向,有时还要关注点的规模大小是否己改变。
【描述角度】 数量变化、位置变化、等级(大小)变化等
2. 线状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河流、交通线、山脉等
(1)分布的描述
读图时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
(2)变化的描述
线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大多可以几类,常见的是某一地理要素随时间或距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描述角度】 线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角度:趋势、分段(阶段)、变化快慢(速度)。
3.面状地理事物:一般表示地形区、物
(1)分布的描述
面状分布相对而言其比例尺较大,在描述中,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加以注意。
(2)变化的描述
面状地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于这类描述,要关注面积大小的变化,变化的方向以及变化的速度。
【描述角度】 面积大小的变化(集中、碎片化);变化方向,变化速度。
#03
时间的计算
时间的计算主要包括: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期范围的计算(新旧一天范围)。
由于日期范围计算直接算出180°是几点,新的一天范围就是多少小时的范围。
因此可以把时间的计算归纳为一个计算模式:
地方时/区时计算的模式:找已知,求未知。
a.在材料中找到已知地的经度及时间,待求地的经度。
b.根据东早西晚的原则(因为180°最早),将东经度放东边,西经度放西边的模式进行分布(同是东经度或者西经度,东经度大的放东边,西经度大的放一边)。
c.根据经度差计算时间差,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04
公转运动用好“三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
地球的公转运动从微观来看就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由于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因此,必须依托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考试材料中一般会给一个具体的日期。
太阳直射点一年在回归线之间做运动,某一日期在哪个纬度是可以通过二分二至日四个固定点(的日期)进行推演。太阳一个月大致走8个纬度。<确定直射点所在半球及其移动方向>
1.昼夜长短的判断
①直射点的位置影响昼夜长短:
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
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②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影响昼夜长短的变化。
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的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白昼就变长夜变短。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及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由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决定的,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因此考试时推算直射点与已知地点的位置关系变化即可知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
扩展: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及分布特点(用最大减去最小)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到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②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③某一地点,太阳高度还有时间的变化,正午时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早上和傍晚最小。
#05
太阳周日视运动
在历年的考试中,主要以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区进行考察,重点讲解该地区的太阳轨迹变化。
【解题关键】三点定轨迹,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位置。
日出日落方位可以根据日期知道直射点所在半球确定,关键在于正午太阳的位置。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球来说,太阳永远在南面。故其轨迹为: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对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地球来说,太阳永远在北面。故其轨迹为: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二分日】
【特殊】极昼地区的日不落
【解题技巧】极昼的最大太阳高度角为正午,最小太阳高度角为午夜(0时)。两者相差为(90°-当地纬度)*2,是一个固定值。
#06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解读】: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关键是厘清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 吸收作用:主要是看大气中成分的吸收作用
对流层中的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比较少;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
② 反射作用:主要体现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晴天辐射强,阴天辐射较弱。
③ 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容易被散射。(天的蓝色,朝霞与晚霞,太阳未出天已亮等)
(2)地面的吸收作用
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而增温。
注:①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
② 在夜间,没有太阳辐射,地面降温较快,容易产生逆温现象。
2.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增温后向外传递热量(大气辐射),分别向高层大气和向地面。向地面那部分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保温作用的途径:① 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消耗。例如温室大棚(塑料膜、玻璃等)、地膜。
② 增加返回地面的大气逆辐射。例如燃烧秸秆释放浓雾;全球气候变暖等
易错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傻傻分不清)
辐射就是对外传递热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太阳辐射是根本热量来源,其强弱要考虑大气的削弱程度;
地面辐射就是地面吸收热量之后对外传递热量,白天热量来源有两个,晚上只剩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是大气对外传递热量,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将热量返还给地面的那部分热量。
#07
逆温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和成因
(1)辐射逆温
①成因: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失去太阳辐射,地面对外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
②常发地区: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
(2)地形逆温
成因: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分布:盆地和谷地中;夜间。
(3)锋面逆温
成因: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
分布:锋面活动地区;冷锋锋后暖锋锋前。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1)成雾:特别是早晨的雾,降低大气能见度,浓雾影响交通
(2)大气污染: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影响健康
(3)影响航空:多雾不利于飞机起降;高空大气平流运动,有利于稳定航行。
(4)沙尘暴:逆温时不利于沙尘扬起
#08
气温高低的影响因素
1. 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深色土壤的反射率比浅色土壤小,潮湿土壤的反射率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的反射率比平滑表面小,陆地表面的平均反射率为10—35%,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95%。
(3)大气保温
主要指大气逆辐射。与大气中CO2和水汽含量有关。
大气层本身具有保温作用,存在温室效应,存在温室气体(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剧增有关;秋冬季节燃烧稻草、秸秆等制造烟雾;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水汽含量的变化主要从晴天与阴天;沿海与内陆分析大气的夜间保温作用。
2.与外界热量交换
3.人类活动
(1)热岛效应
城市排放出的热量较多,气温高。【小尺度】
(2)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大尺度】
#09
局地环流成因及类型
受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从受热差异的角度分析环流的形成:
山谷风的易错点: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对比气温是必须对比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点。
【术语】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10
风(带)的形成及分布
#11
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
大气环流由于热量差异导致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形成气压差,产生三圈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在不同的季节形成(冬)高(夏)低压中心,切断了气压带(记住高低压中心的位置就知道切断的气压带)。由于高低压中心的位置发生季节性的改变,产生季风。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记忆及判别:
(1)根据气压带的中心纬度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的名称,风带则识记低纬信风,中纬西风,高纬极地东风。
(2)结合气压带判断风向名称或根据风带推算气压带。
(3)结合气压带的成因或者天气状况判断气压带风带。
(4)成因分类:① 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② 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5)天气状况: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多雨下沉晴
注意:如果信风从海洋上经过,将会带来大量水汽,变得比较湿润,遇到地形的抬升作用,会形成丰富的地形雨。例如冬季日本的西海岸降雪较多。
2.北半球的高低压中心
3.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类型 | 风向 | 成因 |
东亚季风 | 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东北风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南亚季风 | 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西北风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西南风) |
#1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关系
1.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点
2.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
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大致移动5个纬度>
3.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下降水的差异
[核心原理]:上升(低压)多雨下沉(高压)晴;西风湿润信风干
#13
影响降水的因素
#14
气候的判读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量法: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
(1)以“形”定位(半球):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2)以“温”定带(温度带):
热带:终年皆高温:> 15℃;
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
(3)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
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3.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典型作物橄榄;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15
锋的类型和天气变化
1.锋的特征
锋是冷暖气团的过渡地带,锋两侧的温度、湿度以及风、云、气压等气象要素都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以把锋理解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不连续面。
逆温层的底部为锋面的下界面,逆温层的顶部为锋面的上界面。
2.锋的类型及特征
根据冷暖气团的主动性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1)冷锋和暖锋
冷锋:冷气团主动流向暖气团。
暖锋:暖气团主动流向冷气团。
为什么在暖锋中冷气团会回旋后撤?
冷气团冷而重,不能像冷锋中的暖气团被抬升,只能被水平推移。
(2)准静止锋:冷气团和暖气团势力相当。
(3)锢囚锋:两条移动的锋合并而形成
我国常见的是锋面受山脉阻挡所形成的地形锢囚;或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锢囚。它们迫使冷锋前的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
#16
锋面气旋的判读
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故也称锋面气旋。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在高压脊不能形成)。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将冷暖锋连接将系统分为两部分,低纬度部分受暖气团控制,高纬度部分受冷气团控制。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②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3)锋面附近的风向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17
中国东部雨带的推移
副高的强弱和位置是直接影响我国夏季雨带分布的“指挥棒”。
副高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偏南,夏季偏北。
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产生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输送太平洋的水汽,同时吸引来自印度洋的水汽。
副高内部高温干旱;台风则生成于南部。
雨带(北部)位于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的距离处。
①副高位置变化对雨带推移的影响
②副高异常对雨带推移的影响
反常的副高是造成我国大范围旱涝灾害天气的祸首。
#17
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18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
(1)解释“旱涝、缺水、断流、盐碱化”等成因
(2)分析沼泽湿地的成因
(3)解释淡水湖和咸水湖
湖泊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19
陆地水体相互补给的关键点
补给类型 | 关键点 |
大气降水 | 气候类型(年雨型、夏雨型和冬雨型)→考虑影响降水的因素 |
季节性积雪融水 | 发生地区:冬季积雪较多; 融化时间:春季(融雪径流量与升温快慢以及上一年积雪量有关) |
高山冰川融水 | 发生地区:内陆高山高原地区; 特点:温度高低(流量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湖泊水 | 特点:调蓄作用;削峰补枯 关注与补给方式的水位差 (源头的湖泊)提供水源 |
地下水 | 特点:普遍;稳定 关注与补给方式的水位差 考察:等潜水位线(理清地下水高度,地下潜水埋藏深度的区别) |
#20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1.河流的水文特征
【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 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
②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③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水量就较丰富,为丰水期;
④ 径流量小,流程短且变化大,冬季甚至断流。
【湖泊的水文特征】
2.河流的水系特征
#21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1.海水的温度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
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海水温度的分布主要表现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两个方面。
影响海水温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2.海水的盐度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
(1)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递减。
(2)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赤道和极地海域盐度较低。
#22
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大洋环流的分布模式
主要考察洋流性质的判读,要学会绘制“8/0”模式,然后判读出是洋流流向或性质等,从而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如果是考察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首先可以通过轮廓定位,或者是北半球的60°E附近海区,然后绘制三角形,按照口诀夏顺冬逆绘制箭头,最左侧的那条边是索马里洋流(夏寒冬暖)。
2.渔场的成因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容易形成大渔场。
大陆架海区:位于大陆架,海水较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河流: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场。
温带海域:冬季底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场。
#23
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动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异常,甚至出现极端天气事件。
【案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核心规律:尼弱拉强(东南信风)。
#24
地质作用方式的判读
地质作用方式主要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最为普遍);岩浆活动(板块交界处、岩层薄弱地带);变质作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接触性变质-岩浆)
【规范术语】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活跃
2.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类型: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 作用主体(风力、流水、冰川及海浪)
【术语表达】:①风化:岩层(或矿物)裸露或接近地表,受风化作用,破碎(大块变小块)
②侵蚀:风化的物质受侵蚀主体的作用,被侵蚀携带走 (小块被带走)
③搬运:被侵蚀的物质受侵蚀主体运动,不断被移动,磨蚀等(小块被运动)
④堆积:被搬运的物质由于搬运主体力量减弱,沉积下来 (小块被放下)
3.空间分布差异: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地貌。
注意:在宏观理解地貌的地质作用方式,也要能从微观的尺度,结合小区域的特点以及材料描述的地理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2022年高考海南卷8-9(对应2-3题),如果分析是高山地区,很多同学会选择冰川侵蚀作用。
#25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1.褶皱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判读:
① 剖面形态: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弯曲
② 岩层新老关系上: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2.断层的判读:
①水平断裂,错开原有的地貌类型,如河流;
②垂直断裂:断裂面+位移。(相对向上的形成断块山)
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 | 原因或依据 | |
背斜 |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 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 |
隧道的良好选址 |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 |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 |
向斜 | 地下水储藏,常有“自流井“分布 | 底部低洼,易汇集形成地下水。 |
水库坝址选择点 | 物质坚实,基础牢固 | |
钻探应在向斜构造处 | 岩层中含有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 【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 |
断层 |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避开 |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易渗漏。 |
#26
河流常见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形成的描述
1.河流侵蚀类型及地貌举例
(1)侵蚀方式及影响:
①溯源侵蚀:由下蚀演化而来,会使河道延长;
②下蚀:与落差有关,会使河道变深;
③侧蚀:与水量有关,会使河道变宽;
(2)河流主要的侵蚀地貌及形成过程
① V形谷(峡谷):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侵蚀而成。
② 峡湾:冰川侵蚀形成谷地;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谷地,形成峡湾。
③ 曲流(河曲)——一般见于地形平坦的草原地区。
形成过程:地势平缓、河床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平原上;流速缓慢,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草场茂盛,草根固土作用较强。
2.河流的堆积地貌的形成及举例
(1)流水堆积地貌形成必要条件
①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
②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
③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
④区域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
(2)常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以河口三角洲地貌为例:
①形成:
a.泥沙来源: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b.位置:河流入海口(湖口)处;
c.流速降低:地形平坦或沙洲分流;d.水流速度减慢;海水(湖水)顶托;
e.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②变化:
a.无三角洲形成:泥沙、沿海地形、沉积环境(沉积空间及海水运动或地壳沉降)。
b.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迁(三角洲面积增大,海岸线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小,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陆地面积减小,海平面上升)。
#27
河流冲淤
1.河流的冲淤原理
(1)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
(2)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
(3)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
一般,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
【提示】:当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即为冲淤平衡。但河流的水文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冲淤作用受多因素影响。短时间尺度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冲淤不平衡才是常态。
2.河流冲淤的影响
3.河流冲淤过程的影响因素:
在分析冲淤这类问题时,要抓住来沙量和水流携沙力这两个关键变量,那它们有哪些影响因素?
①径流量:一般来说,径流量越大,冲刷侵蚀能力就越强。
径流量案例:黄河每年都会进行调水调沙(汛期来临前),通过水库的大量泄水,以较大流量集中下泄,形成人造洪峰,进而加强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减少河床淤积。
②流速: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河流以冲刷侵蚀作用为主;反之,如流速越慢,则以淤积为主。一般来说强降水过后,当河流流速降低时泥沙会快速沉积,导致河床增高。
③含沙量:河流含沙量大,对河床的侵蚀能力弱。
含沙量的多少:又与地表物质疏松程度、植被覆盖情况、降水强度(坡面侵蚀冲刷)、支流多少(带来更多泥沙)等因素密不可分。
④水位变化:河流汛期水位高、水量大,以侵蚀作用为主;枯水期水位低、水量小,以淤积为主
⑤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如修建水库、大坝等),起着拦沙蓄水、调节水流等作用,影响着冲淤平衡;而河道的加固,也能减少河流对堤岸的冲刷。
⑥海水作用:在河口地区,由于海水顶托,造成水流流速减慢,或沿岸洋流携带了大量泥沙,这些情况都会加剧淤积作用;而潮汐(海浪)作用强,携沙能力大的区域,侵蚀作用也可能会增强。
⑦河岸岩性和河道宽窄等因素,也会影响河流冲淤平衡
河岸岩性越坚硬,抗侵蚀能力越强。还有,如果河岸土体中的黏粒含量大,抗冲性也会增强。黏性土层越厚、黏粒含量越高的河岸(整体结构稳定),其整体抗冲能力更强。(反例:黄土高原)
河道宽阔,流速减慢,有利于泥沙淤积;河道狭窄流速较快,有利于侵蚀(狭管效应)
#28
不同类型气候的植被特点
植被 类型 | 森林 | 草原 | 荒漠 | ||||
雨林 | 阔叶林 | 落叶林 | 针叶林 | 热带草原 | 温带草原 | 热带、温带 | |
气候 特征 | 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无明显干季 | 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 |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 | 气候干旱 |
植被 特点 | 森林呈深绿色,树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和板根现象 | 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垂直结构较简单 |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秋冬落叶,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 松、杉为主,树叶针状,抗寒抗旱 | 湿季降水丰沛,草原葱绿。干季为4—6个月,降水稀少,草类枯黄 | 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 | 生产量很低,生物质积累缓慢。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转、刺状或无叶,减少水分蒸腾;具有肉质茎或叶,贮存水分;多数根系发达,吸收水分) 也有些非旱生的短命植物。 |
常见 树种 | 油棕、大榕树、叉叶木 | 樟树、榕树 | 桦树、杨树、柳树、榆树 | 明亮针叶林——落叶松等;暗针叶林——云杉、冷杉等 | 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为热带稀树草原。 |
#29
土壤
地形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地形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转化。
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和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30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地貌、气候为例)
#31
自然环境要素的同一演化和要素组合——一果多因
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是统一演化,从而保持要素间的协调。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是多个地理要素综合演化的结果。因此在分析某个地理现象(或结论)要综合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作用。
【案例】分析某地生物分布情况:
#32
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一因多果
【角度】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气候 地貌 植被 水文 生态环境
【案例】修建水库的影响
#33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1.一般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模型
2.垂直带谱变化(海拔由低到高)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3.带谱数量的影响因素:
① 山体所在纬度;
② 山体海拔高度;
③ 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4.林线和雪线
#34
常见自然灾灾害的成因或对策
类型 | 成因或对策 | |
洪涝 | 自然原因:(1)气候特征:气候降水的强度; (2)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 ①水系特征: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入海河道单一;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②水文特征:夏季多暴雨,河水陡涨。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湖泊调节能力减弱;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 | (1)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 (2)退耕还湖; (3)修建水利工程; (4)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5)开挖入海河道(淮河); (6)修建分洪区; (7)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
寒潮 | (1)频发区:北半球中高纬度(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2)深秋到初春时节 | 【危害】(1)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害; (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寒潮的益处】空气南下,有利于地表交换热量;大规模的雨雪天气,缓解旱情;雪水氮化物含量高,能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低温,天然的杀虫剂;大风,无污染动力资源。 |
风沙 | 风沙活动成因 (1)沙源。 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沉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沉积。 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 (2)动力。 ①盛行风:风大、大风日数多;受地形影响(山口处狭管效应、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等),地面风速增强。 ②不稳定的空气条件:如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或傍晚,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 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3)植被:冬春季节植被稀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表土疏松,沙源丰富、易起沙。 | |
泥石流 | 发生的三个条件:(1)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即山高沟深;(2)有丰富的松散物质;(3)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 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这是因为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自然地理过程主要指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系统和其他组成部分的形成与演变,如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等。人文地理过程是随着人类活动而不断变化的,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发展、工业的集聚和扩散等。地理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现在、预测未来。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目标要求。
袁孝亭教授依据地理过程的时空尺度将其分为四类:地理循环过程、地理演变过程、地理波动性过程和地理扩散过程。高考题考查最多的是地理演变过程。由于地理过程具有动态性、时空性、规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地理思维能力要求高,因此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当学生遇到过程类试题时,常出现过程表述不完整、答题不全面、语言太啰嗦,甚至逻辑混乱、无从下手等情况,导致失分严重。
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充分体现了能力和素养立意,突出考查地理思维品质和地理核心素养。选取的素材来自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现实以及科学研究成果,以区域为载体,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融汇地理思想方法,要求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有效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事象发生的原因、发展变化规律、演变的趋势。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社会,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不同角度对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和探讨,形成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彰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统计
类型 | 年份、题号 | 考查内容 |
全国卷 | 2019年Ⅰ卷9~11 题 2019年Ⅰ卷9~11 题 2019年Ⅰ卷37 题 2019年Ⅱ卷9~11题 2019年Ⅱ卷36题(2)题 | 河流冲淤的地貌过程 区域环境演化过程 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 地形对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
天津卷 | 2019年3~4题 2019年12题(1)题 2019年13题(3)题 | 影响天气变化的气压场 影响岩石破碎过程的自然因素 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 |
北京卷 | 2019年7题 | 气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
山东卷 | 2013年1~2题 2013年3~4题 2013年5题 2013年26题(1)(2)题 2013年33题 2013年34题 | 水循环主要环节、地表径流特征的变化 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的影响 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类型;地形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
2014年8~9题 2014年11~12题 2014年36题(2)题 | 近地面风向的形成 影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 地质构造形成过程岩层新老关系 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 | |
2015年11~12题 2015年36题(2)题 | 地质构造形成过程岩层新老关系 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
命题特点
【设问形式】“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说明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等。
【考查方式】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变化特征。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考查方向主要为:①有限时段内的依时行为。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依时行为,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以便推测该时段之前或之后的变化状况;②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理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③研究地理过程与地理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把地理学的规律统一于时间与空间的共同基础之上。一般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文材料为载体,根据材料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过程。
自然地理部分
(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变化、空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及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等。
(4)常见的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气旋(或低压)、反气旋(或高压)、冷锋、暖锋、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及旱灾、锋面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5)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岩浆转化为岩浆岩、地表岩石转化为沉积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变质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岩浆等。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7)水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等)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海洋渔场的形成过程等。
(9)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人文地理部分
(1)聚落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聚落(如乡村、城市等)的形成过程及其差异。
(2)城市化的过程及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分化过程。
(3)不同区位因素的变化过程及其对工农业等生产活动的影响过程。
(4)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化过程、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过程。
(5)区域工业化及城市化的推进、区域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答题思路
解题步骤:第一步,确定区域位置;第二步,调用相关原理;第三步,按照时间维或因果链,用地理语言叙述其过程。答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时间性:答题过程要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能写成d→c→b→a,要注意过程的时间性。(2)因果性: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不仅有时间先后顺序,而且一般有明确的因果联系,答题过程中注意要由因索果,保证答题过程的逻辑性。(3)完整性: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一般是按点给分,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把地理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用地理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不要遗漏其中的过程。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要跳跃式写成a→c→d。(4)精细化:答题过程要精细化,既然是一个过程,就要把每个过程都逐一写下来,切忌一个过程一句话就概括完毕。但不能出现滔滔不绝、下笔千言,不能把简单题写成小作文。
答题模板与典型分析
1. 三大岩石形成过程
沉积岩形成示意图
2. 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过程
3. 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
4. 三角洲形成过程
①入海口附近河段的输沙量大,流水沉积提供物质保障。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会受流域的植被、地面坡度、土质、降水以及河流上遊河段泥沙沉积数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②入海口附近河段底部坡度小,利于降低河流速度,促進河流泥沙沉积。
③波浪和潮流的侵蚀、搬运作用弱,与河流泥沙沉积对抗作用弱,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
5.辫状水系形成过程
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下,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并沿许多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
②洪峰过后的枯水季节: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是多股的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
③再次洪水来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槽道。
6.冲积洪积平原形成过程
在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变缓,河道变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冲(洪)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连合,形成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
7.河曲以及嵌入式河曲形成过程
河曲的形成:
①环流作用使河流一岸受冲刷,另一岸堆积,形成河曲。
②河床底部泥沙堆积形成障碍,使水流向一岸偏移,形成河曲。
④由于河床两岸岩性不一致或构造运动造成两岸差异侵蚀而形成的河曲
嵌入式河曲:先是在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蛇曲”,后地壳的持续抬升,河流下蚀增加,隆升的地壳形成山地,而蛇曲则保持原形嵌在山谷之中。
8.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形成过程
丹霞 地貌形成过程
丹霞地貌: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形成红色砂砾岩 ;地壳抬升与挤 压形成(垂直节理发育)中低山脉;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并在重力崩塌、风力侵 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态。
雅丹地貌形成过程
雅丹地貌:地壳抬升,湖盆出露干涸(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物理风化,形成裂隙,风力侵蚀,平坦地面被吹蚀成各种形状。
9.花岗岩峰林
地下炽热岩浆入侵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形成花岗岩;花岗岩体发生间歇抬升随着地壳的强烈隆升,花岗岩体受外力风化、剥蚀;形成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峰林景观
10.石蛋和石环形成
石蛋:花岗岩“石蛋”是花岗岩球状风化的产物。一般认为花岗岩在抬升过程中先产生节理(花岗岩体中存在着一定走向的裂隙,地质学上称节理),当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阳光、空气、冰楔、生物、水等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为球状风化或石蛋化
石环: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移动,最终使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就是冻融分选作用,它就像筛子一样将不同的物质分离。在平缓而又粗细混杂的地表层,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岩块就会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识地将石头围成一圈,这种冻土地貌叫作石环。石环形成的条件:有充足的水分 、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11.沙坝和潟(xi)湖的形成
陆地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沿海地区,当海洋潮水向岸边运动时,推动泥沙移动,加之洋流的影响,泥沙沿着海岸堆积,形成平行于海岸的沙坝,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坝出露海面,包围了一部分海域,沙坝内侧形成半封闭的狭长状湖泊
12、溶洞形成:石灰岩—溶洞(如果有上下洞的话,一般先形成上层洞穴,后形成下层洞穴)
13.泉水、温泉形成过程
断裂和垂直节理发育;雨量充沛,地表水下渗为地下水与炽热的岩体接触,转变成地下热水;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温泉。
大气降水经森林涵养渗入地下,经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的长期融滤、矿化,源源不断地生成矿泉水,沿断裂带上涌出露地表
14.爬升沙丘形成过程
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裸露,受河谷地形影响,风力强劲,把堆积在宽谷地带的细沙,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坡上。
15.淡水湖变成盐湖过程
①淡水湖→咸水湖→盐湖: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入湖径流量减少;湖泊水位不断下降,外流湖变成内流湖,径流携带盐分不断汇入积累,盐度不断增加,逐渐变成咸水湖,最终形成盐湖。
②咸水湖→淡水湖:沿海地区,古海洋遗迹湖(如西湖);后来由于沙坝、沙洲、沙岛的形成或人工河口坝的建设;导致湖泊与海洋分离;由于径流不断汇入,盐度不断降低,逐渐变成淡水湖。
16.构造湖和断裂盆地的形成过程
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相互碰撞,褶皱隆起的同时产生断层形成构造盆地;高山冰雪融水的不断注入,从而形成湖泊。
地处板块边缘,地壳运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运动为主,中部岩体相对下降成谷。
17、太阳视运动过程
太阳视运动的判断,关键在三个点:日出点、正午点、日落点,要找准三个时间点的太阳方位及对应的地方时。
(1)北极点(图甲)和南极点(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太阳东升西落。因南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则太阳视运动也相反,北“顺”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极点太阳高度为0°,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上,北极点看逆时针、南极点看顺时针运动。
②北极点夏至日、南极点冬至日,太阳整日不落,地平高度均为23°26′,视运动方向北“顺”、南“逆”。
(2)北极圈(图甲)和南极圈(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北“顺”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
③冬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3)北回归线(图甲)和南回归线(图乙)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
①春秋分日,南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③冬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4)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①春秋分日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1=90°;
②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2=66°34′;
③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3=66°34′。
18.高山流石滩形成过程
解释一:高寒地段强烈的紫外线和极大的昼夜温差,产生的寒冻劈碎、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导致了大块的岩石不断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此处写到冰劈、冻融风化作用也可以);这些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流石滩
解释二:地表岩石受到强烈温差变化(或冻融)的风化作用,发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冰雪融水等外力侵蚀后;并被(冰川、冰雪融水、重力等)搬运;到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处堆积而成。
19.盐碱化形成过程
地下水位上升(原因可能有:大水漫灌、水坝回水区内、调水线路两侧、地上河两侧等),注意降水多的地区一般不会有盐碱化,比如我国南方地区;(2)蒸发旺盛旺;(3)盐分随着水分蒸发到地表集聚。沿海地区的滩涂,多盐碱土地,是受海水入侵的结果,用海水或咸水湖水灌溉也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20.河流袭夺过程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发生河流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出现倒淌河、断头河、袭夺湾等地貌形态。
21.河流阶地的形成
水流的侧蚀加宽了河道使得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就在河床发生沉积,在水底堆积满一层沉积物。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剧增,这层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过洪水位,形成阶地面。然后河流继续重复侧蚀、堆积、下切侵蚀等过程,形成下一个阶地。
(侵蚀基准面是河流下切侵蚀到最低点的水平面,一般以海平面为主,局部地区以湖泊、河流汇水口、堤坝等基面为准。)
地壳抬升会对河流阶地的形成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让已经发育的阶地面高出洪水位,成为新的河流阶地;二是使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剧,制造出阶地坡,让阶地高度上升,也通过堆积作用促进新的阶地面发育。
22.河漫滩的形成
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水周期性泛滥的结果。在洪水期间,水流漫到河床以外的滩面,由于水深变浅,流速减慢,便将悬移的细粒物质沉积下来,在滩面上留下一层细粒沉积,随着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23、城市化过程
24、工业地域形成过程
自然环境演化过程类试题
【例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答案】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解析】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入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动----三角洲向湖心前进。
【举一反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常时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这就是河道的演变。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见下图。
结合河道的演变简要说明图示区域陡坎的形成过程。
【答案】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陡坎是河流原有的河岸遗留见证。由于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发生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例题:受突发灾害影响,某河道两个观测点的横截面水深发生骤变(如图所示),上图为较上游观测点一,下图为较下游观测点二,这两点距离较近。灾害发生一段时期后,两观测点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据此完成 1~3题。
观测点一
观测点二
1. 引发该河段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水深骤变的原因是
A.上游大坝开闸泄流
B.滑坡土石阻塞河道
C.地震迫使河流改道
D.强降雨致山洪暴发
2. 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该河段下游水量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3. 此河道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之前,该河段下游地区应
A.迁离沿岸居民
B.清理河道淤泥
C.拦蓄河水防旱
D.开挖渠
答案:1.B、2.D、3.A
例题:(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我国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在该河流某河漫滩附近及两岸坡地上出现了数量众多、不同类型的流动沙丘。研究表明,甲地沙丘的物质与附近河漫滩沉积物基本一致,并顺风向在河谷两侧延伸;乙地沙丘的出露与黄土层破坏有关。该地年均降水量 514mm,主要集中在 5-9 月份,旱季风力较强。当地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甲乙两地沙丘分布示意图
(1)指出甲地沙丘的物质来源,并说明理由。(6 分)
(2)说明两岸坡地上黄土层的地理意义。(6 分)
(3)分析乙地沙丘的形成过程。(6 分)
(4)为防止甲、乙两地沙丘的进一步扩大,指出当地应采取的措施。(4 分)
参考答案(1)河漫滩(2 分)。沙丘在河漫滩下风向(2 分),沙丘物质与附近河漫滩相似(2 分)。
(2)覆盖阶地及古沙丘沉积物,保护了当地相对稳定(2 分);为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提供较为适宜的土壤和场所(2分);为研究该地区环境的变化提供科研依据(2 分)。
(3)地壳抬升,河流深切,原有河漫滩及沙丘成为阶地及古沙丘;(2 分)环境演变,阶地和古沙丘表面覆盖黄土层成为保护层;(2 分) 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黄土层遭流水侵蚀,古沙丘出露地表。(2 分)
(4)甲:设置挡沙墙(防沙网、在沙丘表面覆盖碎石)、建设防护林等;(2 分)乙:减少人类活动,保护与恢复植被(避免原有的黄土层遭破坏)(2 分)
(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河口地区,夏季因大量淡水注入会引起水体分层。乔治王岛南部的玛丽安湾东北部被冰川覆盖,冬季海面结冰。该处常年盛行偏北风,夏季降水形式为降雨,潮汐为半日潮。海区颗粒沉积输入呈季节性变化,颗粒沉积以陆源碎屑和生物碎屑沉积为主。据世宗站记录,1998年该地冬季低温长达49天,导致次年夏季颗粒沉积输入量剧增。由于大陆冰舌延伸到海底,夏季部分冰下融水从底部上泛,带动海湾的水体交换。
(2)描述1999年夏季输入玛丽安湾的颗粒沉积物剧增的地理过程。
【答案】(2)冬季异常低温导致海水大面积结冰,陆地积雪量增加,阻碍陆源碎屑物输入海洋而形成积累;夏季,海冰消融,大量冰雪融水携带陆源碎屑物注入海洋,在海水升温、陆源碎屑物输入增加的情况促使浮游生物繁殖,生物碎屑沉积增加。
【分析】(2)根据材料可知1999年该地冬季低温长达49天,导致次年夏季颗粒沉积输入量剧增。冬季异常低温导致海水大面积结冰,陆地积雪量增加,阻碍陆源碎屑物输入海洋而形成积累;夏季,海冰消融,大量冰雪融水携带陆源碎屑物注入海洋,加之大陆冰舌延伸到海底,夏季部分冰下融水从底部上泛,带动海湾的水体交换;在海水升温、陆源碎屑物输入增加的情况促使浮游生物繁殖,生物碎屑沉积增加。因此夏季输入玛丽安湾的颗粒沉积物剧增。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更多地理相关产品,请扫码了解: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