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晤英国首相苏纳克。会后,双方发布《大西洋宣言》,宣布将在关键和新兴技术、经济安全和供应链合作、数字化转型、清洁能源以及国防等五大领域加强合作,以建立一种“新型创新伙伴关系”。专家指出,鉴于美英在经贸领域的诸多分歧,该文件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追求“领先地位”
美国白宫网站发布声明称,美国和英国拥有深厚的经济联系,两国寻求共同建立新型经济伙伴关系,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应对所谓“中俄威胁”、气候变化等新挑战。
据悉,《大西洋宣言》包括多项倡议,美英双方同意在确保经济安全的多个方面加强合作。外界关注到,在供应链方面,美英将启动一项关于关键矿产协议的谈判,涵盖钴、石墨、锂、锰和镍这五种对电动汽车制造最重要的关键矿产。谈判完成后,在英国开采或加工的上述矿产,将符合美国《通胀削减法》框架下获得税收抵免的相关要求。此外,美英还提出将在量子技术、尖端通信、合成生物学、先进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探索合作愿景并推动联合研发。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徐瑞珂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及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视中国为主要“经济威胁”,试图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寻求所谓“供应链多元化”。在此背景下,美英发布《大西洋宣言》。这份文件由美国主导,相关内容主要体现了美国意志,英国希望借此提升自己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这表明,英国将进一步配合美国,以确保美英在少数关键和新兴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地位。除经济考量之外,英国保守党政府还希望借美英经贸关系提升,赢得更多国内支持,为明年大选作准备。
存在多重分歧
“美英历史上签署过类似文件,如《大西洋宪章》等。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美英新签署的这份《大西洋宣言》,不仅要加强安全合作,还试图强化经济关系,但目前来看较难实现。”徐瑞珂指出,其一,英美贸易关系是不平衡的。英国经济体量远小于欧盟,相比之下,美国更重视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大西洋宣言》的象征意义更大,相关合作短期内不大可能落地。其二,美英贸易理念存在分歧。英国政府尤其是保守党政府一直倾向于贸易自由化理念,不认可拜登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对《通胀削减法案》也持反对态度。但为了达成美英合作,英国不得不选择对美妥协。
自2019年启动“脱欧”进程以来,英国保守党政府就将与美国达成全面的自贸协定作为重要目标。在特朗普政府期间,两国进行了五轮贸易谈判,然而英美在农产品、数字税以及药品等领域存在严重分歧,自由贸易协定难以推进。
英国《卫报》近日报道称,《大西洋宣言》标志着英国从“不受约束的自由贸易”转向与美国类似的“保护主义”。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大西洋宣言》表明,美英这两个盟国正在“背离全球化”。
成效尚不明确
对于《大西洋宣言》,英国国内舆论不乏批评声音。英国《卫报》称,宣言没有披露多少合作细节,也没有估算协议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其实就是把一些承诺随意地拼凑在一起。
“目前来看,《大西洋宣言》能给英国带来哪些实际经济利益,仍是一个未知数。这也是许多英媒不看好该文件的原因之一。”徐瑞珂说,近期的进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矿产开采协议,但目前还要继续进行谈判;二是拜登政府计划要求国会在国防生产法案第三章中增加英国作为“国内(武器)来源”。其他经济效益恐怕需要更长时间来落实。但鉴于美英两国都将在明年举行大选,宣言前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代表大西洋两岸企业的英美商业集团首席执行官邓肯·爱德华兹称,在许多问题上,《大西洋宣言》仅表明“有合作意向,而不是实际同意”。《卫报》称,友谊不等于影响力。“脱欧”使英国对华盛顿来说已经不那么有用,这是一个毋庸赘言的战略事实。
徐瑞珂指出,二战后,维系美英特殊关系的三大支柱是:情报合作、核武器合作、普通军事合作,经贸合作并非重点领域。在美英实力及地位存在差距的情况下,两国的不对等关系将延续。美英特殊关系前景如何,取决于两国的态度,尤其是美国如何对待英国。若美国一味追求本国利益,不顾及盟友利益,英美特殊关系的维系将面临挑战。
标签: